私营经济迎来了微光时代

白癜风不能吃什么

私营经济离场再一次被提起

私营经济离场的说法是四年前的事了。

当时,吴小平写了一篇题名为《中国私营经济已经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这个题名就是错的,私营经济的兴起,是当时的民生决定的,不存在协助谁的使命。改开前国企效率低下,城市就业完全饱和了,没有新的工作岗位提供;一个萝卜一个坑,儿子只能顶老爸的工。

年轻的一代没有工作,城市大量的劳动力闲置,老百姓的生活怎么解决?

于是,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上山下乡,统统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私营经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自发出现的,无非是擦个皮鞋,卖个鸡蛋,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经济的起点。它没有什么协助谁的义务,也不是谁鼓励、引导了老百姓,它不过是老百姓自己谋生的一条出路。

当然,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党给出了一条光明之路。

允许老百姓做小买卖了,办小工厂,这就是改革与开放,相信在那个时代,没有哪一位专家会想象出这一放就放出了如此波澜壮阔的经济浪潮,民间释放出了巨大的生产力,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在新的时代中展示得如此淋漓尽致,这是人民的力量,有什么理由让它离场呢?

这种离场论遭到了主流媒体的怒斥,政法委官方账号指出:让私营经济“离场”就是要砸掉老百姓的饭碗。这个结论完全正确。

但是,关于离玚论的说法已经四年过去了,政法委官方账号为什么要旧文重提呢?因为从数据上看,吴小平也许不过是在述说一种事实:私营经济已经在逐渐“离场”了。

在最近的十年中,民间投资的增速一直以两位数在下降,2021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经济的数据像一个大气球,要拼命地吹,一旦停止吹气,立马就瘪了,因为一切生活要素都在增加,经济不增长就是危机,更不要说负增长了。民间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又意味什么?它是割不断、理还乱的命门,2021年民间投资虽然出现了负增长,它在全国投资总量中的占比仍然接近60%,这就是民营的份量。

我没有勇气想象,削弱民营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私营经济退潮影响很大吗?私为什么会出现退潮?

曾经有人说过,看中国经济不要老盯着GDP,那是投资撑起来的体魄,经济的景气度要看民间投资的增速。这是对的,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民间投资增速高,说明这是一个聚宝盆;如果相反,纷纷离场,那就说明经营环境已经发生的根本的改变。

发生了什么根本改变?

根本的改变最近才算弄明白了,根本的改变就是安全性问题的提出。安全性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它将定义着未来经济的基本模式。

安全性有两个维度:一是制度的安全,二是经济环境的安全。

不动摇中的不平行关系

我们总是在强调两个不动摇,有一点要清醒,公有与私有不是平行的关系,不动摇的不仅仅是多元经济的形式,更不能动摇的是公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所以,小老板们不敢太膨胀,生意做得越大,越要听党的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怎么能让私营独领风骚,这是不可以的,必须恢复国企在经济总量中的权重。

西方发达国家虽然也有国企,但是,干的都是与民生相关的没人愿意干的赔本生意,比如电力,邮政、客运,也就是说,国企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即便涉及到安全领域,比如军工、美联储这种国家金融的决策单位,甚至是监狱这种管制单位,以及石油能源,都无一例外由私企去做。美利坚没有制度安全的问题,因为制度的本质就是建立在私有经济之上,公不过是私的总和,而不是大公无私。

中国又有什么不同呢?从经济的角度说,国企的作用不仅仅是干亏本的生意,补民生之不足,比如电力,邮政……。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不同之处在于,国企也是制度性安全的保证,重要的资源、行业都要牢牢地掌握在国企手中,这是制度的命门。最近腾讯混改,也可以说是加强了对行亿级大数据平台的控制,因为大数据是国之重器,涉及到了安全性。

近十年来,一直强调理直气壮地发展大国企,主要是出于制度的考虑,调整公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权重,这是一个早已经定位的战略选择。

全球生存环境中的安全性的选择

中国的对外关系,由于政治上回到初心,与西方反对势力必然是一个世纪大冲撞,

疫情的发生,暴露了市场经济的脆弱,俄乌冲突更是一个惊天的启示,即便是在一个地区级的冲突中,也将面临西方强国一致性经济制裁的考验。

我们经济的短板是显而易见的,粮食的保证,能源的供应,全国物资的供给,不可能在一片散沙的自由主义市场下得到强有力的支持,那又如何做全域对抗呢?以至于一向正能量的老胡,居然提出了一个不对抗主义,意思是只要我们自己不采取对抗的姿态,没有人能逼着我们进入对抗。这话说的。

不管怎么说,政策面上已经采取了果断的行动,这就是加速统一国内超大市场的建立,立即清理私人资本在任何行业中的垄断,建立“一业一企,一企一业”的公有经济构架。

在微光中前行

这是否意味着民营的生存空间变小了?

是变小了,但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永远是太极,一阴一阳,调和共存,不走极端。国企权重越大,效率也越低,需要民营对效率的追求;这就是大与小,强与弱的辩证法。

中国现在的负债率已经很高,不可能长期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必须彻底改变需求不足的矛盾,高效地发展私营经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至少要提升20个分点。

如何提升居民收入?如何共同富裕?

现在的瓜众一说富裕仿佛全靠国家,甚至只要干掉资本家就可以实现了,而且明天就实现了,这真是令人心碎的正确政治,只能说明这些年的舆论也太魔幻了。

提升居民收入唯一的道路就是发展私营经济,没有第二条路,没人白给你发钱。至于共同富裕,不是一共同就富裕了,共同了就永远也富裕不了了。共同富裕的前提是你自己通过劳动的双手富裕起来,没人与你共同。社会富裕了,才有可能从社会层面享受高福利,至于其它意义上的共同都是扯蛋。

未来是民营的微光时代,用郁亮的话来说,要把这微光当太阳,继续坚韧不拔地前行吧。

民营会彻底离场吗?不会。

不但不会,而且将成为长期政策。不管遥远的理想多么光明,没有私营经济的强大,就没有美好的民生。所以,两个不动摇一定不会动摇,也许是永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