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海外业务分拆上市,张勇仍是股东,将坐拥三家上市公司

台灣微信怎麼儲值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来源:商业那点事儿

一家餐厅到底能“捞”出多少家上市公司?

7月11日晚,海底捞发布公告称,正考虑将特海国际的股份分拆并于港交所上市的可能性。如果上市成功,意味着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将坐拥三家上市公司,另两家分别是海底捞和它的供应商颐海国际。

7月13日晚,海底捞海外业务运营主体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特海国际”)在港交所正式提交了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在本次交易中担任联席保荐人。分拆及上市完成后,张勇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之一。

招股书显示,自2012年在新加坡开设首家餐厅以来,截至2022年3月31日,海底捞海外餐厅网络已在四大洲的11个国家扩至97家门店。

从收入情况来看,2019年-2021年期间以及截至2022年3月31日,海底捞海外餐厅收入分别约为2.33亿美元、2.21亿美元、3.12亿美元及1.09亿美元。同期期内亏损分别约3302万美元、5376万美元、1.51亿美元及2850万美元。

从中不难看出,疫情给海底捞海外餐厅的经营带来了一定影响,餐厅的翻台率有所走低。

特海国际在招股书中也进行了解释:由于疫情及限制措施,海底捞海外餐厅整体翻台率从4.1次/天下降至2020年的2.4次/天和2021年的2.1次/天。不过,由于许多限制已逐步解除,大部分海底捞海外餐厅恢复正常运营,截止到2022年前三个月,海底捞海外餐厅整体翻台率达到2.7次/天。

对于上市规划,商业那点事儿联系到海底捞,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回复。

虽然从业务上看来,海底捞海外业务在报告期内并未实现盈利,且受到疫情影响亏损在2019-2021年期间逐步扩大。不过,从今年前三月的数据看来,海外餐厅虽然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也在不断追回业绩。

招股书显示,分拆能为各板块业务更好地分配资源,并将使海底捞海外业务能够获得独立的上市地位及独立的募资平台,有利于海底捞和其海外业务的现有业务及未来扩张。同时,分拆后各板块的管理团队可以更高效地管理各自业务。另外,分拆还能提升海底捞海外餐厅的业务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海外业务本次选择的是以介绍形式于港交所主板上市,符合资格的海底捞股东将获得相应股份。分拆不涉及特海国际股份或任何其他证券的发售和认购等,也将不会募集任何资金。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表示,由于省略了发行新股等环节,介绍上市能够使企业快速上市。一般来说,急于上市的企业会选择此种方式。海内外市场在战略、模式、团队结构、供应链等存在差异,海底捞会根据当地市场的特点来调整策略,因此,拆分海外业务能够使海底捞各板块独立发展,避免相互影响,从而打下基础。另外,海底捞分拆海外业务也能为投资人带来更多选择。

在国内市场中,疫情以来,海底捞放缓了扩张步伐,关闭部分餐厅并计划适当减少未来资金投资。国外市场中,海底捞也在疫情期间思考如何在部分已布局的市场内扩张和提升经营业绩。此次拆分上市更是一种自救和突围的举措。

“盈利对于上市企业至关重要,从目前看来,海底捞海外餐厅还处于亏损阶段,这也是海底捞需要思考的问题。”资深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指出。

文志宏进一步指出,若海底捞海外业务分拆上市成功,需要保证整个体系中各业务相互协同和支撑。在此基础之上,各板块才能基于自身情况进行扩张发展,从而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从品牌发展的角度来讲,海底捞还需在产品品质和消费者体验等方面再做提升,并以同样的高标准布局海外市场。

赖阳则表示,海底捞当下的目标是使海外业务尽快上市,而不是为其募集更多资金。当海底捞有了更细化的战略以及更多投资市场的关注时,再进行融资也不迟。

- END -

文字|张天元

编辑|孔瑶瑶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企业供图、企业官微

点击名片+关注 别让我们失散

你点的每个 在看

我都当成了 喜欢

责任编辑:李墨轩

上一篇:

下一篇: